关于举办2012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三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2012-11-19浏览:92 作者: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设置

关于举办2012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暨第十三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进一步营造我校学生的学术科技氛围,激发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创作的热情,为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优秀作品,按照《关于举办2012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文化节的通知》(中矿团联字[2012]5号)要求,我校将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开展“2012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三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2013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包含在职研究生)都可以申请提交作品参赛。

二、比赛日程

 

赛程

时间

赛事阶段

校赛

11月1日—12月15日

动员准备、作品申报阶段

12月25日—2013年1月5日

作品评选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3月

入围作品完善阶段

2013年3月下旬

入围作品终审阶段

省赛

2013年4月—2013年5月

作品上报参评阶段

国赛

2013年7月— 2013年10月

全国复赛和参展准备阶段

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全国决赛和表彰阶段

 

三、作品要求

1.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本专科生组、研究生组(含硕士、博士),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最佳)。

2.申请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3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3.申请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请个人作品的,申请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请集体项目,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作品。

4.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作品评定

1.校团委在各学院报送作品后,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初评,根据每一份作品的设计情况(包括发明制作的各种特性、发明制作说明书的编写等)对其评审。

2.获奖作品中确定10-12件左右的作品作为重点项目,利用寒假根据专家和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参加江苏省预赛。

3.2013年上半年参加江苏省预赛,最终确定6件作品上报全国。

五、比赛要求

1.作品由各个学院进行推荐,每个学院参赛作品数为4-6件。参赛作品须由参赛者本人填写作品申报表(附表2),由一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推荐,经本院团委审核确认,填写作品汇总表(附件1),进行集体报名。

2.作品申报书必须统一使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见附表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必须填写C表(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3.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在学生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积极推动学生参赛,深度挖掘有潜力的作品,进行重点培育指导。

4.请各学院于2012年12月15日前,将作品、汇总表(附件1)上交至校团委305室。

5.请在校团委网站(http://youth.cumt.edu.cn/)下载“第十三届‘挑战杯’参赛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包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竞赛章程、注意事项,我校鼓励师生参赛的激励措施,往届全国获奖作品的分析等内容。

六、奖项设置: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类作品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鼓励奖。此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绩将作为本届科技创新创业文化节先进学院评选的依据。

 

                                                   共青团188金宝搏app官网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一.doc

附件二.doc

     

返回原图
/